整建制劃轉是什么意思
近年來,我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擴大國有資本功能,整建制劃轉也隨之成為熱門話題。那么,整建制劃轉是什么意思呢?
1.整建制劃轉的定義
整建制劃轉,又稱企業劃轉,是指國有資產出資設立的企業、項目、事業單位等單位(以下簡稱“原單位”),按照擬轉移資產或業務的認定標準和程序,由法定代表人或管理層將其所管理的資產或業務整體劃轉到另一家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即“新單位”。
2.整建制劃轉的背景
整建制劃轉可以追溯到我國提出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關文件。該文件提出,對于具有市場前景、發展潛力、創新能力和重要地位的國有企業,可進行整合重組和股權多元化改革,實現價值最大化,提高國有資本效益。
3.整建制劃轉的優勢
整建制劃轉是一種市場化的改革方式,有著許多優勢:
(1)支持國有資本活力釋放
通過整建制劃轉,國有資產可以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使用,從而有效地支持國有資本活力的釋放。同時,整建制劃轉還可以促進國有資本市場化、現代化和多元化,提高其價值和效益,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2)優化資源配置
整建制劃轉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整合優化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實現知識、技術、人才等優勢互補,提高效益。
(3)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整建制劃轉后,新單位可以利用原單位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快速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加快創新發展、提高項目運營效率。
(4)順應市場需求
整建制劃轉可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挖掘市場潛力,構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體系。
4.整建制劃轉的應用
整建制劃轉在我國的應用范圍廣泛。比如,北京出租車市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劃轉原單位的出租車經營權至北京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還有航空、鐵路、軍工等領域,均采用了整建制劃轉的方式進行改革。
5.整建制劃轉存在的問題
在整建制劃轉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1)業務重心不清晰
由于原有單位業務的整體劃轉,新單位難以明確業務重心,并且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進行調整。如果不處理好業務條線,新單位可能會過度擴張,從而導致業務不清晰。
(2)企業文化融合不易
整建制劃轉后的新單位,通常由來自不同原單位的人員組成。如果企業文化融合不好,或者對于原有單位的人員持錯劃轉態度,均可能導致整合后的企業運營效率受到影響。
(3)涉及利益關系復雜
整建制劃轉涉及到政府、管理層、股東、職工等多方利益關系的協調,如何合理分配權益,以及哪些人員應該合并,這些問題都是存在困難。
總結:
整建制劃轉是一項重要的國有資產管理方法,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達成產業協同發展,促進國有資本市場化和效益提升。但是在劃轉過程中需要解決好涉及利益關系、業務重心和企業文化等問題,從而保證劃轉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