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季度納稅申報表A類本期金額數的填寫方法是怎樣?
營業外收入照實填寫就行,因為沒有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不影響填寫企業所得稅申報表(A類)季度報表。全部計入營業收入:營業收入:賬戶上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視同銷售收入】。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表a類需要根據利潤表本年累計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填寫所得稅申報表的相應欄次。
第一行填企業收入總額,即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第二行填營業成本,即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第三行填利潤總額,即利潤表或者損益表倒數第三行的利潤總額。
按損益表計算的填,填企業所得稅季報(A類)表中的利潤總額的本期金額和累計金額。每次打開界面,利潤總額的累積金額那欄總會自動有個數據,是損益表自動過去的。
是不包括期間費用,本期金額”是填一個季度(3個月)的總額 累計金額”是填本年累計的 本季度有利潤,填寫的也是當年累計虧損額 ,可以彌補當年,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和年報不一樣的,年報可彌補5年。
簡單的說,所得稅季報A類表,需要填寫的兩列,一個是本期數字,就是季度的合計數,比如10月要申報的是7-9月的數字,按照財務數據填寫7-9月的合計數即可。另外一列是本年累計數,填寫1-9月的合計數即可。
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分為A類和B類是什么意思
1、A類申報表為查賬征收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填制,B類申報表為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填制。查賬征收也稱“查賬計征”或“自報查賬”。
2、A類表是針對查賬征收企業的,簡單說就根據利潤來計算應交的企業所得稅。B類表是針對核定征收企業的。稅務根據企業不同行業,給一個征收率。計算方式最常見是很據:收入*征收率*25%來計算企業所得稅。
3、A類申報表適用于查帳征收的企業填報;B類申報表適用于核定征收的企業填報。報表格式不同。A類申報表三欄;B類報表兩欄。計稅依據不同。A類申報表是按利潤計算所得稅;B類申報表是按照收入計算所得稅。
4、意義不一樣:A類申報表為查賬征收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填制,B類申報表為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填制。作用不一樣:A類適用于查賬征收方式的單位填寫申報,B類適用于核定征收方式的單位填寫申報。
企業所得稅季報怎么填寫?
1、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個季度的次月,也就是1月申報去年第四季度的、4月份申報當年第一季度的、7月份申報當年第二季度的、10月份申報當年第三季度的、第四季度就是來年1月份申報。季報是指每三個月結束后的經營情況報表。
2、企業年度中間開業的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當月(季)開始經營之日至所屬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況填報。“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15位)。
3、填寫“當期金額”欄,數據為當月(季度)第一天至最后一天;填寫“累計金額”欄,數據為納稅人當年1月1日至納稅人季度(或月份)最后一天的累計金額。
4、季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是企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在每個季度向稅務機關申報企業所得稅的一項納稅申報表。填寫該申報表需要提供相關的納稅信息和財務數據,并根據稅法規定進行計算和申報。
5、根據季度末月利潤表的本年累計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填寫所得稅申報表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不包括營業外收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