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股30%能合并報表嗎?
1、根據中美兩國的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對于只擁有30%股權的子公司,一般情況下,均無需納入合并報表體系,但需按照權益法進行股權核算。對于中國來說,使用經改進后的簡單權益法,而美國使用復雜權益法核算。
2、A公司只有35%股份,沒有半數以上,所以不能合并報表。
3、合并報表是針對能被母公司控制的企業(即子公司),一般控股比例超過50%可認為達到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聯營企業是不能合并的。
4、不納入。20%的是聯營企業,不納入合并,一般是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納入合并。合并報表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會計報表的有關。
5、可以。若是企業具有表決權,所以及時占股35%有一票否決權,也是可以并表的。并表是合并報表,即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包括所有控股子公司會計報表的有關數據的報表。
6、半數以上。老準則即1992年11月頒發的《企業會計準則》第63條規定:“企業對外投資如占被投資企業資本總額半數以上,或者實質上擁有被投資企業控制權的,應當編制合并會計報表。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
1、《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經中國銀監會第115次主席會議通過,2012年6月7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12年第1號公布。
2、《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是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為了加強商業銀行資本監管,維護銀行體系穩健運行,保護存款人利益而出臺的部門規章,于2013年開始試行。
3、【答案】:A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提出了四個層次的監管資本要求。
4、第三,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為1%;第四,第二支柱資本要求。《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實施后,通常情況下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于15%和5%。
5、【答案】:C 2012年6月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自2013年1月1日開始施行。
6、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提出了四個層次的資本監管要求,包括:(1)最低資本要求,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5%、6%和8%。
重大影響的判斷標準
1、重大影響的判斷標準如下:①投資方直接或間接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表決權股份。
2、企業通常可以通過以兩種情形來判斷是否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中擔任代表。參與被投資單位的決策過程,包括股利分配政策。
3、判斷是否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判斷:投資方持有的表決權相對于其他股東或股東團體是否擁有超過1/2以上的投票權。
4、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利,但并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被投資單位為其聯營企業。
5、如果某公司的持股比例僅為45%;但是根據公司章程或是其他約定該企業可以控制被投資單位的生產經營決策,那么雖然持股比例為45%,但是這里也是可以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
6、怎么判斷有無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判斷方法很簡單,看看《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的要求。這些都是企業要說清楚的,也是容易產生瑕疵或隱瞞真相的地方。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