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出臺后,有哪些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
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等指引。控制活動類:資金活動。采購業務 資產管理。銷售業務。研究與開發。工程項目.1擔保業務.1業務外包.1財務報告。控制手段類:1全面預算。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包括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 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 其中,企業內部。
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又稱為應用指引,由18項具體應用指引、評價指引和審計指引組成(還有針對特殊行業如金融保險類的還沒有發布)。
財政部內控指引18項都有什么
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又稱為應用指引,由18項具體應用指引、評價指引和審計指引組成(還有針對特殊行業如金融保險類的還沒有發布)。
內部控制評價指引的主要內容包括對缺陷的認定;評價的內容、流程與方法;評價應遵循的原則與評價的組織。
此次公布的18項應用指引歸為三大類,第一類為環境類指引,第二類為控制活動類指引,第三類為控制手段類指引,包括全面預算、合同管理、內部信息傳遞和信息系統4項。第三類作為方法也可以,但并沒有和內部控制要素間的銜接。
財務內控制度是指包括財務人員的管理、崗位責任制、財務現金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的管理辦法、貨幣資金管理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內部控制制度是單位內部建立的使各項業務活動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措施、方法和規程。
該配套指引包括18項《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連同此前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標志著適應我國企業實際情況、融合國際先進經驗的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基本建成。
如是,建議參照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進行審計。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是哪一天頒布的
年4月15日由 財政部 證監會 審計署 銀監會 保監會 共同發布。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財會〔2008〕7號)2008年7月頒布,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勵非上市的大中型企業執行實施。
(四)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五)內部監督。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可以劃分為哪三類
答案是C。控制環境、控制活動、控制程序都有,控制手段不是。
應用指引可以劃分為三類,即內部環境類指引、控制活動類指引、控制手段類指引,基本涵蓋了企業資金流、實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項業務和事項。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是為企業管理層對本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提供的指引;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是為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行內部控制審計業務的執業準則。三者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選擇A內部環境類指引屬于企業層次的應用指引,主要包括組織架構及權責分配(總分公司)、母子公司、社會責任和人力資源管理等。
小企業和其他單位可以參照本規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 大中型企業和小企業的劃分標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規范所稱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應用指引是對內部控制要素進行控制時的具體應用指南。從已公布的各項具體應用指引來看,重點突出了對風險的關注,這點值得肯定。已公布的18項應用指引都在總則部分說明了企業應關注的風險,這可看成企業風險評價的基礎和指南。
保險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1、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制度有: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配套指引》。
2、第一條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業務,明確工作要求,保證執業質量,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及相關執業準則,制定本指引。
3、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需要內部審計,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在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安全性原則。(二)健全性原則。(三)有效性原則。(四)獨立性原則。(五)成本效益原則。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包括以下要素:(一)控制環境。
4、加兩個假設前提:上市公司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是由該公司內審部門進行的。如是,建議參照2010年4月26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進行審計。
5、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應以《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為起點,以企業設計的《企業內部控制手冊》為依據,圍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要素,確定內部控制評價的具體內容。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